邢姜太宰巳簋 長36.7厘米,寬19.6厘米,高13厘米, 口徑19.6厘米,底徑19.5厘米,重3.8千克。簋流行于商周時期,是中國青銅時代標志性青銅器具之一,也是不可或缺的祭祀用器。
饕餮面紋 圈足上裝飾重瓣紋,上面浮雕了三個饕餮面紋,面向三個方向。在精美莊重的雙耳圈足上,有饕餮紋、夔龍紋,這些繁復的紋飾營造出神秘的氛圍。 這組銘文的大意應是“邢侯夫人姜氏的官員太宰巳鑄造了這件青銅簋器,子子孫孫要把它永遠作為寶器用作享宴?!?/span>
簋是我國古代用于盛放飯食的器皿,通常用作禮器,形制一般為圓口,雙耳。簋底部正中鑄有一組銘文,經古文字專家考釋,隸定今文為“井姜大宰巳,鑄其寶簋,子子孫孫永寶用享”。
通遼是中華文明三大發(fā)祥地之一西遼河文明的核心區(qū)域,自古就是多民族互助共生、和諧相融的熱土。西遼河流域自古以來生活著東胡、烏桓、鮮卑、契丹、女真、蒙古、滿、漢等各族人民,大家共生并存,共襄和平,鞏固了國家北疆安全穩(wěn)定;各民族交流融通,促進了祖國北疆政治、經濟、文化的發(fā)展。
近日,在通遼市博物館“中國古代史”展廳,該館研究室主任姜子強指著一件青銅器對記者說:“這是周朝時期邢國的青銅禮器,1975年出土于霍林河畔。當時,扎魯特旗巴雅爾吐胡碩鎮(zhèn)一位牧民放牧,偶然發(fā)現(xiàn)了一個青銅器窖藏,里面有青銅簋、簠、鍑各1件,還有2件薄片連珠青銅飾、3件青銅圈。8件青銅器中只有這件青銅簋有銘文,專家根據(jù)簋底部‘井姜太宰巳’銘文,命名為‘邢姜太宰巳簋’?;袅趾优鲜悄壳拔覈鐾辽讨芮嚆~器的最北點?!?/p>
姜子強指著邢姜太宰巳簋繼續(xù)介紹:“在精美莊重的雙耳圈足上,有饕餮紋、夔龍紋,這些繁復的紋飾營造出神秘的氛圍。”
簋是我國古代用于盛放飯食的器皿,通常用作禮器,形制一般為圓口、雙耳。簋流行于商周時期,是中國青銅時代標志性青銅器具之一,也是不可或缺的祭祀用器。
青銅簋的出現(xiàn)至少可上溯至商代早期,但這一時期青銅簋的數(shù)量較少,至商晚期才逐漸增加。隨著時代變遷,各時期簋的形制變化較大。商代簋形體厚重,多為圓形,侈口、深腹、圈足,有兩耳或無耳,器身多飾獸面紋,有的器耳做成獸面狀。西周除原有式樣外,又出現(xiàn)了四耳簋、四足簋、圓身方座簋、三足簋等形制,部分簋還有蓋。
簋是商周時期重要的禮器,宴享和祭祀時,以偶數(shù)與列鼎配合使用,數(shù)量方面有嚴格規(guī)定。據(jù)史書記載,天子用九鼎八簋,諸侯用七鼎六簋,卿大夫用五鼎四簋,士用三鼎二簋。
邢姜太宰巳簋是一級文物,簋底部正中鑄有一組銘文,經古文字專家考釋,隸定今文為“井姜大宰巳,鑄其寶簋,子子孫孫永寶用享”。姜子強詳細地為記者解釋了銘文的內容:“這里的‘井’字是‘邢’字的古寫,指邢侯;‘姜’為姓氏,指齊侯之女姜氏;‘大宰’即太宰,是官名,為掌膳饌之官;‘巳’是太宰的名字,也是簋的作器者;‘鑄’指鑄造;‘其寶簋’中的‘其簋’指巳簋,‘寶’在這里是附加的美詞;‘用’為動詞,使用的意思;‘享’為享宴,與《左傳·成公十二年》‘享以訓共儉,宴以示慈惠’中的‘享宴’為相同含義。因此,這組銘文的大意應是‘邢侯夫人姜氏的官員太宰巳鑄造了這件青銅簋器,子子孫孫要把它永遠作為寶器用作享宴’?!?/p>
為什么中原地區(qū)的邢姜太宰巳簋會發(fā)現(xiàn)于西遼河流域?其實,早在夏商周之前的史前時代,西遼河流域與中原地區(qū)兩地人民就有廣泛交流。尤其在新石器時代晚期,西遼河流域的紅山文化與中原地區(qū)文化更是互動頻繁,如在紅山文化魏家窩鋪遺址中就曾發(fā)現(xiàn)圓底釜、支腳以及少量的缽形鼎、圈足罐等明顯具有中原地區(qū)后崗一期文化的因素。此外,出土的泥質斂口甕、黑彩陶器表明,廟底溝文化對此遺址也存在影響。由此可見,自史前時代以來,西遼河流域與中原地區(qū)兩地曾聯(lián)系緊密,因此,邢姜太宰巳簋出現(xiàn)于西遼河流域就不足為奇了。
姜子強說,關于邢姜太宰巳簋的具體年代,專家們眾說紛紜。著名考古學者李殿福先生在《巳簋初釋》中認為:“巳簋與豐邢叔簋相似,應將巳簋定為西周末期的遺物。”老“博物館人”孫敬明先生在《邢史舉隅》中說:“1978年筆者前往哲里木盟做考古調查與發(fā)掘,有幸親睹我國最北方出土的這件寶物……看其時代應是西周中期器物?!笨脊艑W者張柏忠先生在《霍林河上游出土周代銅器的幾點補正》中通過器物形制和紋飾,認為該器物的年代為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曾任河北師范大學歷史系老師的楊文山先生在《青銅巳簋與邢齊通婚——兩周邢國歷史研究之三》中根據(jù)其形制和文獻認為其年代為東周初年。
雖然專家們對邢姜太宰巳簋的斷代眾說紛紜,但地處現(xiàn)在河北地區(qū)的西周邢國之器,出現(xiàn)在與它相隔千里的霍林河草原,銘文內容涉及邢國與齊國的通婚,成為研究這兩國關系的重要材料。(草原云·正北方網(wǎng)記者 高玉璞 通訊員 姜子強)(本版圖片由通遼市博物館提供)
【自白】
齊侯女兒嫁邢侯
□高玉璞
“在宇宙中一切事物都是互相關聯(lián)的,宇宙本身不過是一條原因和結果的鎖鏈?!庇眠@句話形容我的身世,恰到好處。
時針倒撥回公元前十一世紀,周武王滅商建立周朝之后,為鞏固王權,治國安邦,采取“封建親戚,以藩屏周”的辦法,大大小小的諸侯國立藩屏周,拱衛(wèi)王室。邢國(今河北邢臺地區(qū))西依太行,北控常山,南接衛(wèi)晉,為周朝河北之襟要,河東之藩蔽,故周成王封周公旦之四子姬苴為邢侯,以邢為都,興邦立國,拉開了邢國肇啟的帷幕。
博學多才、尤擅軍事謀略的姜子牙,別稱姜太公、太公望,72歲時垂釣于渭水之濱磻溪,被周文王發(fā)現(xiàn)并重用,成為周國的首席智囊,最終幫助周武王消滅了商紂,受封為齊國的開國君主。
邢國是周公的嗣國,是王室姬姓的封國,齊國是太公的嗣國,是姜姓封國,兩國地域相鄰,隔河而望,為世代姻國和歃盟之國,關系親密,既有齊桓公為救邢國大戰(zhàn)中山國之事,也有邢侯為了齊國開戰(zhàn)衛(wèi)國的記載。
我的主人邢侯夫人邢姜便是齊侯的女兒。邢國掌膳饌之官名字叫巳,他鑄造了我,作為禮物敬獻給邢侯夫人。
我長36.7厘米,寬19.6厘米,高13厘米,口徑19.6厘米,底徑19.5厘米,重3.8千克,形制為斂口子母唇、鼓腹、圈足、雙耳,耳作獸首形,耳下有珥。
我的上腹部是一圈由八組竊曲紋組成的紋飾,下腹裝飾了五道瓦紋,圈足上裝飾重瓣紋,上面浮雕了3個饕餮面紋,面向三個方向。饕餮面紋下面還有三只短足。
巳為了表示對我主人的尊重,在我的底部正中鑄了三行17字銘文,經后人隸定為“邢姜太宰巳鑄其寶簋子子孫孫永寶用享”,說明了我的身份,還有巳的職位和名字。
【觀點】
匯聚起多彩文明
□孟祥昆
商周時期,隨著青銅冶煉技術和鑄造工藝的長足發(fā)展,青銅器的使用日益廣泛。青銅器作為我國古代青銅文明的實物遺存和歷史見證,紋飾繁復,造型秀美,蘊含著豐富的歷史信息和藝術價值。青銅簋作為商周時期重要的禮器,是這一時期不可或缺的祭祀用品。尤其在周代,祭祀時簋以偶數(shù)與奇數(shù)的列鼎配合使用,相輔相成。從天子到諸侯,再到大夫,隨著身份地位的遞降,簋鼎的使用數(shù)目也隨之遞減。嚴格的等級禮儀折射出秩序禮儀,體現(xiàn)著禮分權責、權責對等的規(guī)則,醞釀著中華民族作為禮儀之邦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
通遼市博物館館藏的邢姜太宰巳簋完整保存了早期青銅器的精湛技藝和獨特風格,不僅展現(xiàn)了古人的鑄造工藝和審美情趣,更反映了當時社會的等級制度和禮儀文化,是研究青銅時代文明的重要實物資料。
作為出土于我國最北端的商周時期青銅器,邢姜太宰巳簋反映了當時不同民族間的交往交流與交融,是當時草原文明與農耕文明碰撞與交流融合的重要實物見證。制作于中原地區(qū)的邢國青銅簋與其他青銅器一道,或經貿易、或經戰(zhàn)爭、或經贈送,輾轉來到千里之外的草原地區(qū)霍林河畔,并在兩千多年后重見天日,揭開了一段塵封的歷史往事,記錄了中華民族共同體形成的歷史軌跡。
承載著中原禮制文化的青銅簋來到草原腹地,將中原文化播撒在茫茫草原,擴展了中華文化的灌溉面積。發(fā)現(xiàn)于草原地區(qū)的青銅簋是當時多彩文化交流的一個縮影,像一條紐帶,將各民族文化緊密串聯(lián)在一起,經過碰撞,最終交融匯聚為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書寫了精彩篇章。(作者系通遼市博物館館長、研究館員)
【史話】
齊桓公“救邢存衛(wèi)”
晉獻公十六年(公元前661年),戎狄侵犯邢國。邢國與齊國有世姻關系,歷代邢侯多娶齊國公主為妻。重兵壓境之際,邢侯派人向齊國請援,可是未等齊兵趕到,城池就被攻破。
邢侯率眾突圍趕到聶北(今山東省茌平縣賈寨鎮(zhèn)),見到齊桓公長跪不起。齊桓公日夜兼程,帶兵奔向邢國。狄人聞風,縱火燒了邢城,帶上搶掠的財物逃遁。
邢侯看著自己的城郭被燒成一片廢墟,連連唉聲嘆氣。齊桓公見狀安慰說:“邢侯不必憂傷,寡人同宋伯、曹公幫你建城?!?/p>
狄人犯境的時候,邢人都跑到西山夷儀(今邢臺市漿水鎮(zhèn))避難,那里山高林密,易守難攻,齊桓公便建議邢侯把國都建在那里,邢侯高興地答應了。于是,齊桓公幫邢侯在夷儀建了一座新都城,又從齊國運來牛馬牲畜和糧食布匹等物品。邢國上自邢侯下至百姓,對齊桓公無不感激涕零。
不久,狄人又出兵攻破衛(wèi)國,衛(wèi)國僅有七百余人逃過黃河,齊桓公再次出兵保護衛(wèi)國,并在楚丘(今河南省安陽市滑縣)替衛(wèi)建立新都。這兩件事就是史書上所記載的齊桓公“救邢存衛(wèi)”。
齊桓公“救邢存衛(wèi)”后名望大增,很快成了春秋霸主。
根據(jù)《春秋左傳》記載,從公元前659年邢國南逃夷儀之后,維持了24年,至公元前635年被衛(wèi)國滅,這就是《左傳·僖公二十五年》所記的“衛(wèi)侯燬滅邢”。(姜子強 供稿)
[責任編輯:孫麗榮]